欢迎访问深圳市循环经济平台,您是平台第 14075743 位访客
当前位置:首页宣传教育 》 循环经济理念

绿色金融背景下循环经济发展探讨

发布时间:2018-12-24 来源:柴达木开发研究2018年2期 作者:冯芝华 邓治宏 赵富强
摘要:近年来,以盐湖资源综合开发为主线,格尔木循环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以格尔木市为例,深入分析格尔木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重点分析绿色经济背景下的循环经济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信贷支持循环经济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循环经济;发展探讨
格尔木市是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综合试验区的重点地区,全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地,国家推进循环经济和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按照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思路,金融机构深化绿色金融理念,以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生态农牧业为重点领域,深入挖掘绿色信贷需求,明确了绿色信贷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
一、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格尔木市金融机构致力于绿色金融工作的开展,重点支持盐湖化工、水电、有色金属、光伏等行业。有力推进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截至2016年末,绿色信贷余额207.41亿元,绿色信贷覆盖率70.16%。
1.大力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依托盐湖集团、中信国安、青海锂业、藏格钾肥等骨干企业,建成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10万吨ADC发泡剂、金属镁一体化等重点项目,致力打造盐湖化工八大产业群,全面提升格尔木盐湖工业的综合实力。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累计放款374.87亿元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其中,金属镁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安排贷款194.7亿元,占地区贷款的63.94%,涉及轄内四家银行业机构。有力支持了地区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及企业产品研发和产业升级,促进了柴达木循环经济的较快发展。
2.新能源建设迅猛。利用面积约122.2平方公里;远期规划建设了大勒滩、大格勒、中灶火、乌图美仁、塔尔丁、甘森光伏发电产业园区及小灶火、锡铁山等风电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格尔木市新能源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格尔木市已设立新能源企业34家,总投资292亿元,占全市固定投资总额的26.32%,总装机规模2302兆瓦,实际已并网2246兆瓦,替代标准煤约80.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1.3万吨、二氧化硫7.6万吨,格尔木金融机构累计放贷37.91亿元,余额36.79亿元,新能源发电企业信贷总量跃居地区信贷第二位,占比13.99%。
3.支持绿色水电项目发展。格尔木银行业金融机构出台积极的信贷准入政策,依托格尔木河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发放各项贷款13.09亿元,余额6.8亿元。
4.围绕“农业做大”的发展要求,着力加大对高原特色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发放高原特色贷款3.3亿元,重点支持了枸杞种植、收购、加工等高科技现代示范园等园区的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
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挥示范作用,以循环经济发展引领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十二五”期间,格尔木市大力推进资源转换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创新驱动,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形成了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格局,建设了以钾、钠、镁、锂、硼等精深加工和以复合肥、无机盐化工、氯碱工业为重点的盐湖化工基地。盐湖开发在稳定提高氯化钾、硫酸钾镁肥生产规模的基础上,向硫酸钾、碳酸锂、氢氧化钾、高纯氯化钾等产品拓展,100万吨钾肥项目的升级改造并取得效益,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金属镁一体化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青海盐湖工业股份、藏格钾肥等一批盐湖资源开发企业迅速壮大,使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并初步形成以大型钾肥、盐湖化工为主的产业体系。格尔木园区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一园四区”发展新格局,产业聚能明显增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重点项目的建设需要银行大量信贷资金的支持,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在明晰本市地区资源和产业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了“工业强市、开放兴市、特色富市、协调立市”,全力打造“两大枢纽、三个中心”,构建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商贸及物资流通业三大支柱产业,为此金融机构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以及确定的具体经营原则和策略,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地方经济的思路和模式,保持了信贷投放总量适度增长,确保对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
三、以支持循环经济建设为主线,强化金融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按照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格尔木金融业服务明显增强,有力地推动了格尔木市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按照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格尔木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循环经济生产企业,金融业服务明显增强,有力地推动了格尔木市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辖内银行业机构面对信贷资金高度集中、大额客户管控难度大的突出问题,以及大项目、大客户大额资金需求持续增加的矛盾,及时调整经营思路,积极转变经营理念,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改善贷款营销,调整信贷结构,降低不良贷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总分行给予一定倾斜的授权授信政策,各金融机构制定信贷营销策略,积极挖掘和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支持了纳镁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并分批组织资金248.91亿元,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格尔木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累计贷款194.7亿元,贷款余额133.39亿元,占地区贷款的51.24%。同时,人民银行重点推动绿色债券发行,进一步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纳镁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通过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定向增发、永续债等方式融通资金169亿元,以保障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及企业产品研发和产业升级。
(二)适时调整经营战略,积极挖掘和培育新的营销重点
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改善贷款营销,调整信贷结构,降低不良贷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总分行给予一定倾斜的授权授信政策,各金融机构制定信贷营销策略,积极挖掘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人民银行有效发挥职能作用,会同政府有关部门积极促进银企对接,引导和支持各金融机构主动介入并积极支持循环经济开发重点项目的建设,“十二五”期间累计放款374.87亿元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完善绿色信贷制度,加大循环经济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格尔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完善信贷政策、制度和流程,明确了绿色信贷的支持方向和重点领域,对国家重点调控的限制类以及有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行业制定专门的授信指引,实行有差别、动态的授信政策。对客户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与分类,并加大信贷模式在供给侧方面的思维转换,加大产品开发和引入力度,满足绿色发展个性化融资需求,对入住格尔木循环经济工业园区122家企业服务跟进,并发放钾盐综合开发利用等循环经济项目贷款6亿元,余额2.09亿元。
(四)金融信贷支持循环经济开发进程加快,外地资金不断涌入,资金“凹”地效应凸显
盐湖化工、水力发电、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采是格尔木市的三大支柱产业。格尔木循环经济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纳镁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建设项目信贷投入占比均保持在60%以上,依托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格尔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也呈现逐年大幅上升的趋势,平均增长率达到35.69%;省内资金通过银行内部调剂,部分企业从省外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使格尔木资金“凹”地效应凸显。正是由于信贷资金的推动,使循环经济开发支柱产业有了新突破,格尔木市贷款余额630亿元,其中335亿元为异地贷款,金融机构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持力度逐年增加,力度不减,地区资金“凹”地效应凸显。
四、循环经济开发中的信贷瓶颈制约
(一)专业人才不足,认识角度单一,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绿色金融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多为综合、原则性的,在缺少明确的规则、标准前提下,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认知程度不一,对绿色信贷片面认知,特别是业务开发方面,对相关行业的节能、环保、低碳等方面不了解、不熟悉,很多绿色金融活动不开展或者不知道如何开展,只能浅层次的跟班,产品开发能力有限,效率低。只能按传统的营销方式进行经营。目前,格尔木市“两高企业”、挂牌督办企业、限制治理企业、污染关停企业的信息银行掌握不全面,银行只能从客观判断或征信系统中获得局部信息,就入住格尔木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122家企业而言,有82家企业获得了银行的信贷支持,但仅有5家企业获得了银行循环经济项目贷款,循环经济项目信贷深入开展,尚需与有关部门的联动配合。
(二)缺乏激励约束机制
由于约束激励机制的缺失,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利益驱使,存在做不做绿色信贷无所谓的思想,除已经明确的“两高”行业银行信贷受限外,银行在信贷业务中,仍然以传统项目为重点,并青睐对大型企业、大型项目的信贷支持,对符合循环经济范畴内的贷款,未按循环经济或绿色信贷项目进行统计。
(三)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增大,制约循环经济贷款投放
1.贷款集中度高。柴达木循环经济建设六大产业体系规划以科研、技术、产品市场较为成熟的盐湖化工为核心,客观上导致了银行信贷资金的高度集中。投向盐湖化工行业贷款余额占比80%以上,金属镁一体化一期项目预计总投资199亿元,贷款安排资金139亿元,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总投资增加至278.5亿元,而相应追加贷款至194.7亿元。
2.贷款期限长,3年以上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8亿元,占钾肥行业贷款余额的79.14%,贷款期限最长要到2021年才能到期。
3.贷款质量受行业产业政策、企业经营管理影响较大。辖内银行业存在贷后管理信息交流不及时,对资金用途监测跟踪不到位,议价能力不强,对部分潜在风险较大的项目实施基准利率等问题。从长远来看,不良贷款反弹预期压力增大。
(四)信贷资金供应面临巨大考验
格尔木市存款的增幅远低于贷款增长速度,由此造成存贷款比例的严重失调,贷差逐步扩大。目前,存贷比例已达107.21%,如何才能满足地区不断增长的信贷需求,不仅是金融机构要考虑的实际问题,也是政府、企业需共同探讨的问题。目前,仅金属镁一体化意向性资金就达600亿元,其他企业循环经济意向性贷款152.27亿元等,这些资金来源除部分企业自筹外,很大部分需要金融信貸资金支持,各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规模有限,不可能做到全力兼顾,按需发放,只能“紧中求活,紧中求好”,因此形成了一定的资金缺口问题。
五、信贷支持循环经济建设的建议
(一)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支持,加大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力度
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准确把握和判断行业前景,积极向上级行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大对前景好的企业进行信贷支持。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分散信贷风险。
(二)利用多种方式盘活存量信贷资金
从格尔木市的信贷结构看,期限长、金额大是信贷资金的明显特点。在资金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消化存量信贷资金,使更多机构、社会资金参与到资源开发的热潮中来,共享发展成果。目前,格尔木市已经有金融机构在省分行的协调下,尝试通过理财产品等方式出售存量信贷资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经营成本,也可以将收回的资金继续进行信贷投放,分散信贷资金集中风险。
(三)扩展支柱产业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比例
发挥直接融资和政府融资平台的作用,多渠道增加资金供给能力。大力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稳定股票市场运行,扩大债券发行规模,鼓励股本性投资,创造条件有效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对于效益好、实力雄厚的大中型钾肥企业鼓励从资本市场直接长期融资,符合上市条件大中型钾肥企业要积极准备、申请上市,有关经济、金融服务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解决银行信贷资金供应不足制约企业的长期发展的问题。同时,引导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
(四)加大对盐湖开发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循环经济有效信贷投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认真落实柴达木循环经济产业项目资金供需对接。巩固支柱产业基础,强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自主创新与技术改造的信贷支持,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和激励银行做大信贷规模,科学合理制定贷款品种、期限、利率、担保方式和偿还方式,积极介入盐湖资源开发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快产业整合,提供差别化金融服务。同时,深化银企合作方式,积极主动参与银企座谈会、项目洽谈会和融资推介会,宣传和推广信贷新模式与信贷新产品,增强银企信息沟通与业务合作促进信贷资金投放合理化。鼓励银行机构通过贸易融资、信用证、保函等非信贷融资创新来加大对企业的支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格尔木市支行)